首页行业资讯 能源互联网的理念与实践

能源互联网的理念与实践

2017年03月10日13:32 

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的阶段,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将促进能源结构转型,能源供需格局将得以调整,为此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能源发展战略及相关法规政策,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,落实节能减排政策。

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,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。我国风光资源丰富,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,但由于风电和光伏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,风电/光伏大规模并网消纳对电力系统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,目前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,是导致大量弃风弃光的重要原因。

由于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物理特性天然具有互补性,电能易传输,具有实现大范围能源资源调配的平台优势,但存储困难,而热能则正好相反,难传输、易存储。热力系统管网中的热水、建筑物本体和空间都具备天然储热特性;热力系统相对于电力系统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,时间常数可达数十分钟,对于电能输入的波动和短时间歇具有平抑和耐受功能;加入适当储能(热)环节,时间常数可达到12~24h,可满足电力系统日调节的需求。与传统电力系统相变,电热联合系统中控制手段更多,调整空间更大,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可控性。


网友热评